女孩对于家的概念,是男孩所不能理解的。
女孩24岁,父母分开后父亲组建了新的家庭,生了一个3岁的女孩。母亲和姐姐相依为命,她们都很爱女孩。最近女孩听说母亲和姐姐也要分别嫁人了,女孩心中非常的着急,试图能够挽回这一切,能够重新建立最初的、最原始的那个家。问题在于父亲现在的生活已经很完整了,父亲的态度不会改变,女孩也不太想破坏父亲的新家。两难之际,女孩内心感受到的是失落感、被抛弃感、厌恶感和不安全感。
女孩心理分析
首先来看女孩是一位非常善良的人,哪怕父亲离开了母亲,她都不希望破坏父亲现在的家庭。其次,女孩内心坚定的认为最初那个四口之家才是家,而不是现在的样子。用女孩自己的话说:“此刻就像是一只没有壳的蜗牛”。最后女孩是一个非常单纯的人,由于家庭的种种矛盾,使她的个性无法完成延伸开来,还停留在一个比较幼稚的阶段。在女孩看来,所谓的家是一个有形的概念,是一家四口在一起的概念。
女孩面临了四重打击,才会使得女孩如此执着想要守护这个家。第一重打击,父母的分开让女孩顿时失去了安全感;第二重打击,母亲要嫁人使得女孩有种被抛弃的感觉;第三重打击,自己的姐姐也要嫁人,这种被抛弃感再次被加深,同时会产生对自己的厌恶感,总觉得是自己的原因,导致产生现在的局面。第四重打击,女孩看到3岁小妹妹拥有父爱,内心产生一种失落感。反观自己的现状,女孩内心五味杂陈。
各种打击,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使得女孩产生一个偏执的信念:只要四个人还能在一起,就是完整的家。之所以会有这种执念,是因为女孩没有意识到事物的深层矛盾。对于这样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而言,很显然已经不可能充足。家庭成员之间,包括女孩的姐姐都已经对原先的家庭“心灰意冷”,只有女孩还天真地以为能够重组,并且还要试图付出努力。
女孩如何走出自我?
在女孩看来,之所以要如此努力去修复这个家庭,是因为她认为父母之间还是有爱的。很显然,这是女孩一厢情愿。不管父母因为什么原因分开,既然分开这么久了,也便没有可能重新走在一起。更何况父亲已经有了新的家庭,还有一个女儿。女孩必须接受这一现实,那就是她心目中的那个家,已经不存在了。想要接受这一点很难,至少3年里女孩一定幻想着这个家,还能够如最初般美好。
女孩想要真正地走出来,首先要接纳当前这一现实:父母不会和好,母亲和姐姐也要各自嫁人。接下来的道路,势必要女孩自己往前走。其次要改变心态,不是原先的家不在了,爱就没有了。要这样想:原先的爱,现在要以3倍的方式给予女孩,只需要女孩接纳未来的三个家庭就行了。最后女孩需要学着寻找自己的爱,尽管这很难。父母起了一个很不好的榜样,这让女孩对于婚姻十分的悲观。女孩最终还是要接纳一份爱,然后过着自己的生活,最终远离那个支离破碎的家庭。
总而言之,无论面临怎样的境遇,要坚强。这是对于成长的一次考验,只有通过考验的人才配享有更深刻的幸福感。
还没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