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月31日湖北省武汉经开区人民法院对“武大图书馆抓痒案”一审宣判,驳回了杨景媛全部诉讼请求,到如今8月26日,恰好整整26天过去了,武大却始终没有给当事人、也没有给公众一个让人信服的调查结果或说法。这反而让外界对其产生了更大的质疑!
所以,现在真正的众怒陆续冒出来了。



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就在昨天下午,武汉市文旅局联合“武汉发布”推出的“2025武汉大学生迎新季”官方直播,本该是给新生们展示校园风貌、答疑解惑的环节,却被成千上万愤怒的网友变成了“吐槽大会”。
有人在弹幕里高呼“滚出湖北”,
有人嘲讽“图书馆还开吗?先问问母校挠痒痒算不算性骚扰”,
还有人质问“26天了,调查结果还没出来吗?”直播观看人数一度超过2万,弹幕声量直冲云霄。仅过了不到十分钟,这个直播间就像中了邪一样,官方账号就认怂了,悄无声息地关闭了评论区。



毕竟,这场直播是由武汉市官方账号“武汉发布”推出,主持人还是市文旅局副局长。原本是展示武汉青春形象的窗口,结果活生生成了舆论宣泄的靶场,弹幕的火力实在太猛,主持人哪怕再老练,也顶不住这种铺天盖地的嘲讽。
说到底,这场直播翻车,其实是武汉大学自找的,为什么?一是高校对性骚扰和学术不端处理的迟缓和暧昧;二是舆论在没有得到正面回复时的集体狂欢与爆发,这种情况不被群众记恨才不正常呢!
7月下旬法院判决后,校方8月1日的通报已经明确承诺要复核,说明他们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但接下来的26天,外界等不到更多信息。公众需要的是什么?一句透明的回应,一点点推进的进度。可校方选择了缄默,反而把自己推上了舆论的火山口。结果就是,任何带“武汉大学”字样的场合,都可能被网友用来“提醒”。迎新直播不过是最新的例子。





眼下,校园文化宣传的主舞台已经成了民怨宣泄的喷火口,校方若再不拿出让人满意的中立调查结果,只会让更多人对高校“零容忍”的口号嗤之以鼻。把评论关掉,阻断的只是声音,阻不断的是质疑;藏在评论区背后的,不仅是愤怒,还有对公平与正义的呼唤。
留给武大的时间只剩最后几个呼吸:要么端出详实透明的调查进展报告,要么就继续被弹幕轰成“花炮”,成为高校管理和公关的反面教材。毕竟,关闭评论区只是暂时回避,更是加深信任危机的一剂猛药——希望他们真能在更严肃的场合,用真诚和行动,给这场闹剧一个体面收场。

还没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