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第二十八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以下简称“成都国际车展”)正式开幕,本届车展在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举办,持续至9月7日。作为今年下半年国内首场A级车展,这是科技创新企业和汽车制造行业碰撞交流的平台,更是新技术、新产品竞相出彩的舞台。

然而,在车展开启前的8月28日,有网友拍到一个有趣的情景,一群身穿黑色衣服,拿黑伞和黑布的人在演习怎么应付维权的车主。这到底是哪个汽车品牌心虚了?


预演的这个位置,在成都车展十一号馆和十四号馆之间,馆内汽车品牌包括,智己、小鹏、领克、极氪、沃尔沃、凯迪拉克、宝马mini等等。

车展还没有开始就提前演练,这是预料到到时会有车主维权。一旦有车主维权,那么黑衣人用布把车主围起来抬走,周围再用伞遮挡镜头,完美。至于是那个品牌,等车展开始了看黑衣人在那个展台角落就知道。
- 让人唏嘘,黑伞、黑布、黑衣人提前现身成都车展,演练的不是安保,居然是如何“防维权”。
车企把这套流程搬到展台,等于把过去车展外广场上的冲突搬进馆内,用排练代替对话,用遮挡代替解决。
动作细节说明:伞布遮车标、黑衣人围人墙、现场信号屏蔽,这些不是临时起意,是过去三年北京、上海、广州车展维权事件的“经验总结”。他们想要的是零声量的现场,却忘了买车的人要的是零问题的车。
车展本该亮技术,现在却亮“遮挡技术”;本该讲服务,却先讲“制服服务”。观众买票看车,顺带看了一出“别说话”的默剧。
车企把矛盾预演当软实力,是把用户当对手。可以肯定,如果黑衣人越多,那信任就会越少。

其实,车主维权是维护自己的权利,只要合法合规就不应该阻拦,而维权演习维护的是车企的名誉,本来该相辅相成的关系,怎么会变成剑拔弩张的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维权演习在十一号馆和十四号馆之间,但是并不一定就是这两个展馆的车企搞的,也可能是其他展馆的车企故意跑到这里搞演习,企图浑水摸鱼,以便于栽赃陷害。
以前老是奇怪,路上某些品牌的新能源车的车祸刚发生,交警还没到,厂商的人员就已经早早赶到现场,既不救援更不赔偿,只是焦急忙慌的扣掉车标。后来发现扣掉车标不顶用,毕竟车得外观改不了,就开始用黑布之类的遮盖。
值得追问的是,这些车企为什么不努力提高自己家汽车的质量,光顾着掩盖事实,这不是典型的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对此,你怎么看呢?
还没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