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走了。
消息传来,很多人沉默。
这位96岁的老人,带着他的家族,基本离开了香港。一个时代,好像真的 quietly 落幕了。
他不是突然做的决定。
回头看2019年,全球经济不太平,GDP增速往下走,楼市也摇摇晃晃。那时他就说过,投资要小心。话很轻,但懂的人都听进去了。
从1981年开始,李嘉诚给内地捐款。有人算过,如果按当年的钱来折算,数字可能超过一千亿港币。是捐,不是投资,也不是生意。
他做教育。
汕头大学是他一手创办。从1981年到现在,他投了超过120亿港元。这是全中国唯一一所由私人基金会持续支持的公立大学。连续四年,所有本科生学费全免。

1998年,他拿出1000万美元设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把海外优秀的中国学者请回来教书。
他还捐了13亿美元,建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推动中外教育合作。
他做医疗。
1998年开始,他在全国32家三甲医院推动“宁养服务”。晚期癌症病人,没钱镇痛、没人关怀,他来管。20多亿港元花出去,30万患者安静、有尊严地走完最后一程。
他还资助西部10万例免费白内障手术,让老人重见光明。
今年初,他给香港大学和中文大学捐了价值600万美元的肝癌无创治疗设备。病人可以少受苦。

他做救灾。
2008年汶川地震,他捐1.3亿港元,盖学校、修医院。
2020年武汉疫情,他拿出1亿港元买医疗物资。
2023年甘肃地震,他捐2000万港元。
这些事,他做得静悄悄。不炒作、不宣传,很多人根本不知道。
更难得的是,他做房地产,但旗下项目没有一个烂尾。没拖欠过任何一个农民工的工资。
他没搞游戏,没放小额贷,没碰互联网理财,这些来钱快、但争议巨大的行业,他一个都没沾。
可还是有人骂他。骂他“跑路”,骂他“不爱国”。骂的人,可能一分钱也没捐过。
他从来没解释。

现在他走了。96岁,去了另一个国家。不是逃避,不是慌乱,更像是一种自然的退场。
他留下了什么?干净的商业纪录、实实在在的慈善、还有对趋势的冷静判断。
他没留下什么?烂尾楼、社会负面、和年轻人的钱包陷阱。
这样的人,越来越少。
再见,李嘉诚。慢走!
还没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