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姐不是一个人,她是一整条暗网。
通报里只写了结果,没写暗网怎么织的。今天,我把这条暗网拆给你看——19个人,19个节点,19次握手,把一位连病历都写不利索的姑娘,一路托举到协和的手术灯底下。
故事要从一张假成绩单说起。
2016年,北京科技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班晓娟——董小姐的亲姑姑——敲响了教务处注册中心主任李大宽的门。

班处长开口:“改个成绩,小事。”
李大宽点头:“系统我写的,改一行代码的事。”

于是,董小姐的“医学先修课”瞬间满分。清华之后,全国第贰家“可信电子成绩单”,成了最不可信的那一张。
成绩单送到了协和。收件人:教务处处长马超,土生土长的协和博士,解剖学教授。
马超抬头一看,心里门儿清:4+4的门槛是硬杠杠,这姑娘没上过一天医学课。
可他更清楚,推J栏里签着骨科邱贵兴院士的大名。
邱老八十有三,院士加身,关门徒弟却收了个内科博士。
为什么?因为董小姐的母亲米振莉,是北科工研院副院长;爷爷、舅舅,全是北科元老。
一门三教授,半个北科是亲戚。
邱院士收了徒弟,却不能真带。
于是,两位“博士后保姆”上线:- 骨科副主任吴南- 医学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志宏
三人联手,给董小姐量身定制了一个“AI脊柱”课题。
21页正文,答辩现场,吴志宏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全票通过。
董小姐,正式博士。
博士论文怎么写?不用写。
北科大副教授马博渊,姑姑班晓娟的嫡系,直接把自己学生的过程稿打包发过去。
Ctrl+C,Ctrl+V,一篇博士论文诞生。
董小姐意犹未尽,又盯上了协和副院长吴东发表在《中华医学杂志》的病例报道。
原文《第551例吞咽困难-胸腔积液-后纵隔囊肿》,换个标题,再发一遍。
吴东在通报里成了“内科学系吴某”,连名字都不配拥有。
接下来的三篇SCI,套路更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宋刚,并列一作; 真正写论文的邢念增,挂到最后。
翻译软件走一圈,SCI到账。
该上手术台了。
第一站:规培。协和骨科主任仉建国一个电话打到中日友好医院脊柱外科主任移平:“姑娘想练手,给排个班。”
于是,规培生董小姐,住进了主任级VIP通道。
第贰站:执刀上场。协和胸外科主治医师邴钟兴,直接安排董小姐上台做“荧光腔镜肺段切除”。
新华通讯社记者现场拍照,侧颜杀登上新华通讯社通稿。

病人?没人记得名字。
爱情线也同步上线。
胸外科医生肖飞,成了董小姐的男朋友。
两人曾把病人撂在手术台上,出去吵架。
事后,无人受罚。
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崔勇、胸外科主任梁朝阳、手术室护士长张颖、副护士长石玉慧……
层层护驾,风平浪静。
最后一个名字:张勤。协和副院校长,管理学博士,分管招生、教学。
党内严重警告,通报里一句话。她管的是4+4,也是董小姐的入场券。至此,19人暗网,全部到齐。
处理结果?
班晓娟:保住饭碗,留党察看。其余:诫勉、记过、暂停招生。
没有刑责,没有开除。
网友算了算:“卖12个字能刑拘,卖一个博士名额,罚酒三杯。”
魔幻现实主义,照进医学殿堂。
董小姐的暗网,其实早就铺好。
她只需要做一件事:出生。
剩下的,19个人会接力完成。
有人写代码,有人改成绩,有人递条子,有人抬轿子。
最后,她穿着白大褂,站在无影灯下,举起手术刀。
刀锋反射的,不是光,是整个系统的裂缝。
故事讲完了。
通报之外,还有一句没写:
下一次,如果暗网再选中一个“董先生”“董太太”,我们能不能提前按下暂停键?
如果不能,那么这条暗网,就永远不止19人。
它会在每一次沉默里,悄悄复制自己。
还没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