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冬虫夏草曾经凭借神奇的口碑风靡了我们大江南北。动辄几十万一公斤的价格让虫草成为极少数人才能享受的天赐圣品。无论送礼还是收礼,虫草都是倍有面子的东西。
但是2016年到2018年,先后不断有地方食药监对于冬虫夏草的消费提示或通知,迅速将这种昂贵的圣品拉下了神坛。一夜之间,消费虫草就被冠以了的“智商税”的别称。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2016年,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就有关于冬虫夏草类食品的消费提醒,冬虫夏草是中草药,不是药食两用物质。建议大家不要随意购买,如果长期摄入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粉以及相关的产品,还可能增加重金属砷过量的危险,进而诱发食物中毒,甚至是蓄积毒素,影响身体健康。2018年,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再次发布关于停止冬虫夏草用于保健食品试点工作的通知。
……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反正是大量的小哥引经据典证明虫草所蕴含的药物成分根本不值那几十万一公斤的价格。更夸张的是,至今没有任何一个官方的权威媒体出面证实虫草对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确切的疗效,最多就是承认虫草对增强人体免疫力有一定的作用。依然挡不住消费者对虫草的狂热追捧和消费。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可即便是这样,每年4月的虫草季一到,依旧有大量的虫草挖掘者匍匐在青海玉树杂多县海拔4200多米有着残余冰雪的杂草丛中,聚精会神的寻找着被称为“百草之王”、“软黄金”的冬虫夏草。整个青海遍布着大量的虫草交易中心,西宁市著名的莫家街、水井巷、勤奋巷、新千虫草大世界更是虫草店铺林立,交易者云集。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一直对虫草有巨大的需求。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近几年来,青海冬虫夏草产业发展迅猛,已经形成了采集、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产区面积7000万亩,年产量上百吨、产值180亿元,占全球虫草总产量 50%以上,青海全省390多万农牧民从虫草产业中受益。2023年上半年,青海以245公斤的出口量、319.84万美元位居全国出口冬虫夏草的省份第一名,占总出口量的60.49%。
一边是对“智商税”的声讨,一边却是产业链的蓬勃。就如同一边是“吸烟有害健康”,一边却是庞大的烟草税收。矛盾却真实的存在,毕竟这个巨大的产业链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发展养活了无数的家庭,这个税你不交,有的是人交。
还没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