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发现个怪事,朋友家宝宝在家总哭,一出门立刻笑。原来不是宝宝难带,是人家大脑在干活呢!科学家说,婴儿爱出门其实是大脑在进化,户外才是他们的成长课室。

原来婴儿出生后大脑特别活跃,每天要建很多连接。家里环境单一,不如户外刺激。树叶飘动、云朵变化这些动态景象,比家里玩具更能练眼睛。有研究说,每天带娃出去玩两小时,孩子以后近视风险能降26%。

声音也重要。风声鸟叫人说话都是天然教材,帮宝宝学语言。接触多种声音的孩子,大脑语言区域更活跃。摸树皮、草地、石头这些触觉,能刺激脑细胞发育。

有专家总结了遛娃方法。每周换地方:先小区花园熟悉,再到超市看人多,最后去公园开阔视野。时间选早晨、傍晚和雨后。早上光线柔和护眼睛,傍晚影子长能练追视,雨后空气好对大脑好。

带娃时多指东西,教他们认颜色形状;模仿动物叫声,练听力;让孩子摸安全的东西,锻炼触觉。千万别中午出门,地表太热。空气差的地方也别去,孩子肺小受不了。

原来宝宝爱出门还有深层原因。他们每公斤体重耗氧量是大人的两倍,新鲜空气有助大脑发育。带娃出来玩,晚上睡得更深,深度睡眠能多40分钟。难怪好多妈妈说,宝宝闹腾是因为没带出去。

最近我也试试这些方法,每天带侄子出去转转。上午去小广场,下午逛菜市场,傍晚公园走走。指东西给他看,模仿小动物叫声,让他摸路边石头。他现在回家虽然累了,但睡得香,哭闹次数少了。

以前总觉得带娃出门麻烦,现在知道是必须的。只要注意时间地点安全就行。孩子自己会告诉你,外面的世界对他来说有多重要。

还没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