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今天,贺岁电影《你好,李焕英》的票房已经突破50亿了。
从大年初一上映至今,《你好,李焕英》频上热搜,刷新多项纪录,冲进国内票房前三名,还让贾玲成为国内票房最高的女导演。
今年年初的贺岁片一上,国内票房榜直接大洗牌,《李焕英》与《唐探3》的票房号召力相当可观,短短几天时间,直接将《复联4》挤出了前五名的位置。
至此,国内票房前五也就成了国产片的天下。
从国内票房排行榜可以看出,近几年国产片还是很有市场的。
纵观国内票房前十名,几乎全是国产片,只有《复联4》在其中一枝独秀。
国内票房前二十里,除了《复联4》以外,也就只有《速8》《速7》和《复联3》与之相伴了。
可以说,现在国内票房主力军绝对是国产片。
这两年国产片经历了什么?
说起国产片,必须先从2012年开始说起。
2012年,第一部票房突破10亿的国产片出现了,就是徐峥的《人再囧途之泰囧》,这部电影刷新了票房记录。
在此之前,单部影片票房突破10亿,那真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不像现在,动辄就二三十亿起步。
在《泰囧》之前,从来没有国产电影能够达到这个票房高度,就连外国电影里,能够突破10亿大关的,也就只有占据世界票房冠军长达十年之久的经典科幻电影《阿凡达》,以及大IP《变形金刚》系列的第三部这两个狠角色了。
当年,《泰囧》以12.6亿的票房打败了两大传奇外语片,将国内票房冠军的位置收入囊中,震惊行业内外。
但这个“第一”也没能保持太久,到14年就被《变形金刚4》给夺走了。
当时《变形金刚》系列在国内十分受欢迎,《变4》最终拿下了19.7亿票房,再次刷新国内票房记录。
那一年,年度票房前十位,一半都是外国电影,票房前五仅《心花路放》与《西游记之大闹天宫》两部是国产片。
不光是年度票房冠军,就连票房总冠军的位置,也再没让给外国电影。
惊讶吗?30亿!
不要太惊讶,因为仅一年多的时间,吴京就带着他的《战狼2》以56.8亿的成绩震惊国内外了。
在当时,《战狼2》几乎成为男女老少必看的一部影片,影院可以说是场场爆满,甚至还有很多人到影院二刷、三刷,反复观看。
《战狼2》真的那么好看吗?好看到能够值56亿的票房吗?
说起《战狼2》这部影片,还真的是争议非常大。
一部分人认为这部电影特别好看,完全值这个票房,甚至还可以更高。
还有一部分人认为,这部电影没什么艺术性,就是卖情怀,根本不值。
那么,这部电影到底值不值?怎么就打出了至今无人能敌的记录呢?
其实《战狼2》的成功,还真的是有那么一小部分运气的成分在里面的。
在《战狼2》上映的时候,正值暑期档,同档期的电影只有《建军大业》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能够与之媲美的,根本没有。
《战狼2》这部电影足够热血,但其本身的剧情来说,其实还是比较简单的,或者说是比较套路化:
男主为了爱人的事来到非洲,恰巧遇到非洲暴乱,因为各种原因不幸被卷入其中,因为家国大义,以一己之力拯救在外侨胞,协助我国军队完成撤侨计划,之后自己又遭遇各种危险,最终与终极大boss对决,成功打败反派,顺利脱险。
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个人英雄主义电影,剧情上没有特别出色的地方,不烧脑、不创新,但也没什么硬伤,就很中规中矩。
作为一部英雄主义电影来说,爽就完事了,所以这个套路化的剧情也没什么问题。
至于特效技术与镜头画面上,确实比不上国外的那些特效电影,但是,作为一部国产片来说,《战狼2》应该算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存在。
一个超长水下长镜头,难度系数极高,整个镜头一气呵成,观众代入感很强,一瞬间就能进入到剧情当中。
打斗场景真实过瘾,能感觉到那种拳拳到肉的真实感。
各种武器道具也都非常真实,可以看出吴京真的下了血本,特效方面对比同类型电影,也更为震撼。
在《战狼2》之前,国内还没有哪部电影能够将镜头画面和特效做到如此真实,这种军事题材的电影也非常少,更多的还是纯战争片,尤其是历史战争片。
再加上吴京在电影中所表达出的家国情怀,是绝大部分观众都能够感同身受的,很容易得到观众的认可。
所以说,《战狼2》的56亿票房,也是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确实是有运气加成,具有偶然性。
虽说《战狼2》的超高票房是一种偶然,不能完全代表国产电影的实力,但却代表了一种国产电影的发展趋势,国产电影的向上发展将会成为一种必然。
不难发现,现在国产电影在国内的市场要远大于外国电影,这一点从票房榜也是可以看出的。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现在这种情况的呢?
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外国电影逐渐模式化,缺乏新意,也难以从旧模式中作出新高度;二是国内影视行业在逐渐完善,拍摄技术和制作技术越发成熟,作品也越来越优秀。
第一点就不再多说了,比较能够证明这一点的应该就是近两年国外的获奖影片了吧,尤其是前不久刚公布的金球奖获奖影片,其中特别优秀的很少,再有就是近两年国外影片在国内的票房,也都很一般。
还是着重来说一下第二点吧。
相对于外国电影来说,国产电影发展时间较短,技术手段上也有限,所以国产电影更多还是要靠镜头、画面、色彩或者剧情、意境取胜,就比如张艺谋的《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和陈凯歌的《霸王别姬》等。
即便如此,剧本创作和中期拍摄过程中也要注意,有很多东西不能写、不能拍,因为审查制度不允许通过,我们俗称就是:不能播。
这就导致很多题材我们是不能拍摄的,比如恐怖片,比如政治题材的电影,再比如很多犯罪类型的影片。
这样的创作环境最终导致的就是,影片题材单一,剧情老套无新意,能够称之为经典的少之又少。
尤其是在第四代和第五代导演时期,经典电影确实有,但都是差不多的模式,看多了也容易审美疲劳,拿来当作提升审美和专业学习可以,作为娱乐消遣,感觉上确实差了那么一点味道。
随着现在社会的接受度越来越高,政策的逐渐宽松,我们能够拍摄的电影题材也越来越多,思维也越发开阔,比如前不久的《缉魂》,就为恐怖片和犯罪片的拍摄提供了新思路,以后恐怖片想要合理解释灵异事件就可以不再使用吃药和做梦了,或许可以试试高科技这一条路。
另外,我们的技术手段也越来越成熟,在特效技术和模型制作上,要更加完美。
比如国产科幻片《流浪地球》和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都和《战狼2》一样,是当时的现象级影片,也都分别代表了国产电影的一个里程碑。
《流浪地球》代表的是国产科幻片的一个进步,从服化道到特效,从剧本剧情到画面拍摄,都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高度,甚至可以说,以后看特效大电影不用再死盯着外国片了,我们国产电影,也可以做到。
而《魔童降世》,则代表国产动画的一个进步。
在之前,提起国产动画,大家首先想到的应该就是《喜羊羊与灰太狼》《蓝猫淘气三千问》《虹猫蓝兔七侠传》等等,说到动画电影可能就是《天书奇谭》《宝莲灯》《大闹天宫》这种,甚至,国产动画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就代表“幼稚”“低龄”,是给小孩子看的,动画还得看梦工厂、宫崎骏和株式会社。
《魔童降世》却告诉所有人,国产动画电影,也能老少皆宜,也能有大制作,也能有好剧情,以后国产动画也不代表低龄了。
其实从现在票房前五的影片可以看出国产电影的崛起之势,每一部电影都代表了一种类型,军事片、动画片、喜剧片、科幻片以及悬疑推理系列片,每个类型都有了经典代表作。
虽然今年《唐探3》被骂烂,但是整个系列却也是一种代表,代表了国产片也可以作出“宇宙”级的系列电影。
《唐探》系列其实不是失败的,只能说后来陈思诚有些力不从心了,能力欠缺,但不代表国产片就没希望,恰恰相反,这个系列是代表了国产侦探片和系列电影的一个萌发,在未来,或许会有更多的经典系列电影出现,构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电影宇宙。
除了电影本身的发展以外,国内票房的不断上升,也离不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升。
犹记得当初挂在嘴边的那句“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以前大家更追求的是吃饱、穿暖的物质需求,而现在我们的主要矛盾已经变成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了。
换句话说,也就是我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导致我们现在对物质的需求变成了精神文化上的需求,物质上的充分满足让我们愿意花更多的钱去满足我们的精神需求,而看电影,正是满足我们精神需求的途径之一。
如果说用简单的几句话总结一下我们的国产电影发生了什么、我们国内的票房发生了什么的话,那应该就是:
国家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的进步让国产电影有了更加宽松的创作环境和更加优越的制作条件,也拥有了更强的生命力。
或许在不太久远的将来,国产电影就能够拥有更多可以在世界影坛上立足的作品了。
现在的《李焕英》是一个偶然,但未来是一个必然。
国产电影的发展,已经势不可挡了。


还没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