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看似温柔的节日里,商业街和街头巷尾的氛围与平时截然不同。鲜花店外空荡荡,玫瑰摆放却少有人问津,餐厅服务员闲得打发时间,电影院门口排队的人数稀少。朋友说年轻人七夕更喜欢宅在家里打游戏,连另一半都不带上。

花店老板无奈地告诉笔者,去年他卖了三百多束玫瑰,今年才卖出二十几束。奶茶店姑娘表示,七夕这天营业额比平时还要低,以前情侣都来买双人套餐。外卖小哥也说本周订单减少,订花的订单基本为零。

以前的七夕总能看到男的捧着玫瑰追女的,而现在路上情侣都很少见。地铁上一对小两口,男的低头玩手机,女的在刷短视频,连对话都没有。朋友聚会时聊到现状,大家都说谈恋爱太累,还得花钱,不如自己清净。

有人算过一笔账,一朵玫瑰五十块,一顿饭两百,礼物要是贵点得三千,加起来够普通人半个月工资。现在房价和房租上涨,工资却没有同步增长,年轻人哪有钱搞浪漫。朋友圈早不发恋爱动态了,发的都是省钱攻略和工作吐槽。

商家们也十分焦虑,到处打折促销,花店降价到二十块一朵,餐厅推出情侣套餐五折,还是没人来。一家商场搞活动送电影票,结果影厅空得能打羽毛球。服务员说这种状况已经持续了好几年了,今年最惨。

社会上还有专家分析,现在年轻人结婚率直线下降,离婚率反而更高。数据显示,去年结婚的人比前年少了十万多,好多适龄青年宁可单身也不找对象。有人说这是性萧条,有人说是因为生活压力太大。

我认识一个做婚庆的朋友,他说现在订单少了一半,很多同事都转行了。他说现在年轻人连婚礼都简化,很多人直接去民政局领证就算了。租房住的都怕结婚后生活更难,有房的担心将来养不起孩子。

前两天遇到一对情侣,询问他们的七夕安排,女生说在家看剧,男生说随她。两人说话都没啥热情。之前他们还经常一起出去玩,现在连吃饭都省了。听说现在有些年轻人连牵手都不敢,生怕被套路付钱。

网上有个段子说现在谈恋爱分三类:不想花钱的宅家,想省钱的AA,还有直接网恋的。短视频平台点赞最高的评论是“七夕不过就不过,买玫瑰不如买菜”。连情人节这一天都在宣扬独立,更别说其他日子了。

以前觉得情人节冷清只是个别现象,现在发现真的是趋势。卖花女孩说明年可能不进货了,因为卖不动。电影院经理说如果明年还这样,可能把情侣座改成单人沙发。

有位大叔说他看着年轻人变化大,从前恋爱结婚是人生大事,现在好像成了负担。他说以前他对象结婚时家里凑了钱买房,现在的小年轻连租房子都要纠结。

我晚上路过便利店,发现买关东煮的单身汉变多了。收银员说现在年轻人宁愿吃泡面也不愿请客吃饭。有个男的边吃泡面边打电话:“不用出来,我一个人就行。”

有人问这是否是暂时现象,我觉得不会。现在连相亲市场都冷清了,中介说客户越来越挑,但最后都黄了。网上有个帖子说现在的年轻人怕爱了反而更穷,不如守住自己的生活。

昨天在广场看到有人卖二手礼物,全是七夕用完的礼物盒和巧克力礼盒。摊主说这些都是上个月收的,今年收得更少。有个女孩在翻找,最后只买了个便宜的毛绒玩具。

朋友聚会时聊到未来,都说结婚的事先放一边。有位姑娘说先把房贷还清再说感情,小伙们说等攒够首付再说恋爱。大家都觉得现在过日子要紧,浪漫是奢侈品。

今年七夕这么冷清,明年会更差吗?管他呢,反正我也不准备过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