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22年最牛港股”新东方在线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其在当日举行的股东特别大会上正式通过了将“新东方在线”更名为“东方甄选”的决议。本次改名使得公司名称由“新东方在线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更改为“东方甄选控股有限公司”。这背后不仅是新东方在线业务成功“航母调头”、股价起死回生,更是背后资本惊心动魄的博弈。
事情要从2021年6月的“双减政策”正式落下开始。
在疫情刚爆发的时候,线上教育如火如荼,作为代表新东方在线更是被寄托厚望,分拆上市后股价曾经一路攀高到43港元每股。
“双减”一出,在线教育行业遭遇巨大“黑天鹅”,学而思、高途教育、51talk无忧英语等等行业龙头均经历了股价跳水、资本逃离、业绩崩塌等遭遇。
当时作为在美上市的中概股,新东方的股价在刚刚经历了一波宏观政治引发的系统性风险的冲击后,遭遇“双减”更是雪上加霜,让新东方在线的股价跳水式暴跌,在2021年8月2日股价甚至已经跌到了3.71港元每股,最大跌幅甚至超90%!
在此背景之下,以往青睐新东方在线资本市场长期表现的各路资本也开始纷纷减持,桥水、高瓴率先抛售,但是更多的大股东如腾讯、德意志银行、汇丰银行、大摩小摩、巴黎银行等甚至都没来得及退场就被狠狠套牢。
之前,由于新东方在线背靠母公司新东方,后者作为行业龙头的稳健经营以及依托自身开发且不断成熟的OMO模式不断蚕食下沉市场,业绩稳步增长;再加上教育行业估值普遍较低,IPO赚钱潜力巨大,因此新东方在线的PE投资阶段吸引了颇为豪华的投资阵容。但这一次,这些资本大鳄不得不“含泪持仓”了。
处在看不见阳光的在线教培行业,新东方在线也只能忍耐着长期横盘带来的“折磨”,期间新东方掌门人俞敏洪也尝试过各种努力尝试转型如直播卖书、家长教育甚至国外培训等,但都收效甚微。
彼时直播带货正是风生水起,新东方也于2021年12月28日正式上线直播带货平台“东方甄选”,俞敏洪要带着一群老师们直播带货了,这让当时社会各界都很惊讶,但是评价基本上都是看衰,理由大多是“入局太晚、业务跨度过大”等。
确实如外界所料,在“东方甄选”上线的半年内,被寄予厚望的直播带货业务半年仅有可怜的2460万营业额,和蒸发的300亿元市值相比实在是不值一提。顺便说一句,2021年当年李佳琦618单场带货直播销售记录为28.58亿元,这就是当时带货界头部的威力。
转机出现在6月9日,原新东方英语名师董宇辉靠着“诗和远方”的语言魅力带货一夜爆红,“东方甄选”抖音直播间粉丝一周时间从百万到千万,摇身一变成为了带货头部账号,堪比老罗的“交个朋友”直播间,董宇辉本人也一跃而升到了头部主播的行列里。
在“东方甄选”直播间的热度持续发酵的同时,新东方在线的股价也迎来大爆发。6月10日~6月16日收盘,新东方在线的股价经历了+39.37%、+39.97%、+23.17%、+54.79%、+72.71%,16日收盘价为28.3港元/股,短短5天的火箭级飙升让新东方在线的股价一举抹平整个2021年的跌幅。
这样史诗级逆势反攻的资本神话让新东方在线背后的各路资本巨鳄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此时离场能够保本甚至小赚一笔,这在连续6个黑暗季度里是想都不敢想的事,于是绝大部分股东开始抛售了。
Wind数据显示,从6月15日开始,摩根士丹利趁着新东方在线股价的飙升,开始疯狂减持,6月15日和6月16日分别减持了3722.04万股和3669.89万股,仅剩下53.15万股,减持幅度达到99%,共16.34亿港元。汇丰银行减持1268.36万股、摩根大通减持545.04万股、花旗银行减持628.94万股,包括第二大股东腾讯也减持了7460.39万股。据不完全统计,此番减持总额超50亿港元,而此前新东方在线的长期估值仅为40亿港元。
和大举减持甚至清仓的外资机构不同,南下资金纷纷接盘买入,国内资管机构似乎对于新东方在线的研判更加乐观,长期看好“东方甄选”在直播带货业务上的发展潜力。深市港股通、海通证券、富途证券和国泰君安均有大幅度的加仓,尤其是港股通在加仓后持股达到2.76亿股,而新东方在线在外流通的股份最多只有3.5亿股,持股非常集中,被港股通完全控盘。
在国内资本控盘新东方在线后,新东方在线的股价却持续震荡横盘了三个月之久,股票似乎后劲乏力的表现也让唱衰的声音再度出现,认为外资出逃的时机选择非常明智,而内资抄底抄在了“山顶”。
但是后续“东方甄选”通过不断创新直播模式、加强第三方合作拓展丰富选品和SKU的范围,宣布自建20个自营仓库、引入京东物流和顺丰物流等措施,2022年Q3交出了漂亮的财报。
随之股价闻声而涨、一路走高,截至今年1月26日新东方在线股价最高达75.55港元/股,相较减持狂潮后26港元/股的价格翻了将近3倍,唱衰声音早已作鸟兽散、遁入尘烟。
这不仅是新东方堪称“起死回生”的大成功,也是国内资本的一次大成功,也让总把“长期主义”挂在嘴边的外资机构没“耐得住寂寞”,看走了一次眼。
(声明:本文仅为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还没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