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随着游戏、
动画和声音综艺的火爆,
有一个职业也再次出圈
——配音。
其实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配音就是影视圈的“顶流”了。
在那时,
上海电影译制厂的译制片
是风靡大街小巷的存在。
今天节目组跟随路人
前往的声音工作室就是
曾在上海电影译制片厂工作的
狄菲菲老师创立的。
狄菲菲,这个名字一下子就把人拉回到了《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出水芙蓉》里。这些译制片里的声音,也是许多人心中最早的配音记忆。
而狄老师初次接触译制片时,就很奇怪为什么这些外国人把中国话讲得这么好,也是因为对译制片的喜爱,毕业之后导演专业的狄菲菲前往了上译厂试音,最后成功通过考核后。
拥有仿若被天使吻过的好嗓子,
狄菲菲的声音表演,
常常比语言更有质感,
比画面更有画面。
多年前狄老师在网上发了一段知名作家林清玄的《让开心成为一种习惯》朗诵音频,结果很巧被林清玄本人听到了,林老师就托熟人联系上了狄老师,两人见了面,成为了忘年交。
追求最美的声音,
让狄菲菲成为了一位配音导演,
也在与各色演员
和导演合作的过程中,
不断提高着自己。
在与王家卫导演合作的时候,他会要求演员配音的时候与片场保持一致,一句刚刚跑完步的对白,他必须要求演员张震在门外跑一圈才能配音。而狄老师在之后的配音指导中,也要求配音演员与画面中的表演保持同步,同频。
如今的狄老师更多的是在寻找最美的声音。和别的配音导演不同,狄老师更喜欢素人出身的“草根”演员。在狄老师看来,配音演员需要的是忘我,而许多专业的配音演员在历练很久之后,会失去一些表演上的闪光点。
狄老师在前几年曾经参与过现场广播剧《声临阿加莎》,所谓现场广播剧,就是可以看的广播剧,它不仅注重“声”,“台”、“形”、“表”也一样重要。
当时与她搭档的
可是大名鼎鼎的“中国佐罗”
——童自荣老师。
资深如他们,在刚刚接触现场广播剧的时候也有点不习惯。由于现场广播剧需要有眼神交流和动作的戏份,刚开始彩排时童老师觉得非常别扭,直呼坚决不看对方的眼睛。如今这部经典的剧目也得到了新生,即将开启全国巡演。
更多背后的故事,
不妨在今晚十点半打开电视
收看上海新闻综合频道
《下一站》
(也可以登陆看看新闻App网上收看)
来源 | 《下一站》
编辑 | 静静
点分享


还没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