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流金岁月》时,每当看到朱锁锁与蒋南孙亲密无间心心相印的情节,总是感到不接地气。
而去年的热播爆款剧《三十而已》,无敌闺蜜三人团也给我同样感觉。
这些闺蜜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情比金坚,忠贞不渝。
这就让我纳闷了,中国的玛丽苏神剧什么时候从白马王子拯救灰姑娘、霸道总裁偏爱小白甜换了花样,变成棒打不散感天动地闺蜜情?
或许有读者对玛丽苏的定义不大了解,所以首先科普一下,通俗来说玛丽苏就是指过于完美脱离现实的文学艺术作品。
“闺蜜玛丽苏”的倾向是从《三十而已》开始冒头。顾佳钟晓芹王漫妮三个女生闺蜜同心牢不可破,生活中相互帮助,职场上彼此激励,逆境时共同应对。
她们是彼此的忠诚盟友,从不担心背后插刀。
不是姐妹胜似姐妹,一人有难八方支援。
如果说《三十而已》中已经开始出现脱离现实的苗头但还比较节制的话,那么《流金岁月》的编剧则完全放飞自我,将乌托邦式的完美女性情谊硬生生插入剧情之中,朱锁锁与蒋南孙之间的闺蜜情谊,用情同姐妹形容已远远不够……
只要在私人场所,两人不是同床共枕,便是耳鬓厮磨,倾诉衷肠时深情对视,甜到发齁。
蒋南孙的父亲痛打女儿,朱锁锁挺身相护。
两人如连体人般没有任何秘密,双胞胎似的心有灵犀。
最感人肺腑的情节是:蒋南孙租下章安仁隔壁的房间,朱锁锁前来参观,面对家徒四壁,二话不说刷卡买单购置家具电器。
后来蒋南孙为了让对手袁媛自动退出给她报班交学费没钱,朱锁锁不但向上司同事借钱火速送来应急,还慷慨陈词:“别说是借钱,就算是卖血我也要给你把钱凑出来!”
这种似海深情简直惊天地泣鬼神!
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朱锁锁仿佛24小时待机,·随时为蒋南孙扑火救急万死不辞,什么时候说起来都是南孙千金之体我朱锁锁光杆一个无足轻重,真不知编剧是意淫麻醉还是真的不懂女性心理:年轻女孩是最热衷于比较的人类物种好吧,从童年比吃比穿比成绩,到长大比长相比打扮比男友比老公,可谓是生命不息比较不止,即便是一奶同胞的亲生姐妹,潜意识中同样存在竞争关系,姐妹之间因为比较而滋生嫌隙的事例还少吗?
就连不食人间烟火如琼瑶,不是也写过一部姐妹因妒最终生恨的《一帘幽梦》吗?
以前的玛丽苏神剧是让女观众们做被高富帅所爱的白日梦,现在则开始让她们幻想身边出现一个随时为自己两肋插刀义薄云天的中国好闺蜜。
这样的闺蜜情谊肯定有,但可遇不可求,所以显然缺乏普遍性。
始终忘不了多年之前,坐在一丛大型植物后面,无意间听到一个女职员向上司控诉月度销售冠军种种不是的惊悚心情—要知道在我们所有人的眼中,她们是一对关系铁磁令人羡慕的闺蜜,平时形影不离,上卫生间都是手拉手一起去的!
还有我的一个女同事,曾说过她的闺蜜精通网络购物,总是能够买到最好最新全网最低价的物品,但平时秘而不宣。只有当自己血拼到“月光”后悔到想“剁手”时,才会给她狂发各类一看就买买买忍不住的购物网址,然后在闺蜜同样的“财政赤字”中感受到心理平衡。
女人之间更不存在电视剧中为对方心甘情愿一掷千金的状况,我的确见过喝飘的男人为邻桌的点头之交豪气买单,却从未见女人在姐妹淘聚会上挥手大方结账。就连像张爱玲和炎樱那样的灵魂知己,即便关系再好,吃完茶点也是各自付账。
而历经风波战乱和风霜岁月的她们,最终还是渐行渐远,直至死生不复相见。
女性更纤细青春,更清醒务实,也更注重人与人交往之间的分寸感,她们不会像男人那样标榜四海之内皆兄弟。
而这世上也并不乏情意绵长历久弥坚的闺蜜之情,但那和任何一桩人类关系一样,彼此持有各自不同的立场,都曾努力克服人性的弱点,既免不了争端隔阂,也势必要经历磨合考验,哪怕再情谊深浓,也做不到不分彼此。
这才是真切可感的人间情谊。
所以那些电视剧所刻意营造的闺蜜情深赴汤蹈火的感人戏码,完全就是扯淡。
我是仇意,欢迎关注
还没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