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在全世界都拥有极高地位的诺贝尔奖,是无数人心中的荣誉顶峰,终其一生都在攀登,但获奖者却寥寥无几。
不过在中国,曾经有过这样一位神秘的女科学家,她拒绝诺奖,放弃在美国的高薪职位,选择回归祖国。
回来后,她甘愿隐姓埋名30年,悄咪咪的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为祖国奉献了一生却没几个人知道她的名字。
这位女科学家名叫王承书,她的一生看似很单调,却处处充满传奇。
1912年6月26日,王承书出生于上海一个殷实的诗书之家,不久全家迁居北京,王承书自幼体弱多病,初中前曾两次因病休学一年。
虽然爱生病,但她的智商很高,哪怕休学了一段时间,她依旧在18岁那年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燕京大学物理系,是该班13个入学新生中唯一的女性。
在燕京大学,王承书进步神速,老师都对她赞不绝口,抗战爆发后,她赴美攻读博士学位,在此期间,她获得了许多轰动世界的科研成果。
照此发展下去,王承书拿诺奖只是时间问题,当人们知道取得这些巨大成就的是一个中国人还是一名女性时,都不禁惊叹。
1949年,王承书执意放弃唾手可得的荣誉和优越的生活,回到一穷二白的中国。
导师劝她留下来,但王承书表示,我要回去为祖国的强大奉献自己的力量,终身不悔。
1956年,历经重重险阻,王承书终于回到祖国,为了逃避美国的检查,她早在数年前便开始陆续将重要书刊和资料分成300多个邮包,寄往北京。
回来那天,王承书在笔记中写到:离别了15年的祖国国境上,第一次看到五星红旗在空中飘扬,心里说不出的兴奋,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干什么。
得知王承书回来的消息,核物理学家钱三强很快就找到了她,想让她研究热核聚变技术,这相当于让她在44岁时又从0出发。
王承书二话没说便同意了,短短两年时间,她竟以自学的方式成为国内最顶尖的热核专家。
49岁前,钱三强再次找到她,动员她从事分离铀同位素的秘密任务,这可不是一般的工作。
由于其特殊性,一旦接受,不但她又要再次从0开始,还意味着连同她的名字以及所有的成就都要一起消失,而截止日期是未知。
钱三强来之前本已做好被拒绝的打算,没想到王承书立马就答应了。
1962年,王承书悄悄来到了荒芜又神秘的504场,此后17年间,王承书和家人天各一方。
厂里那么多人只有她一个女性,而实际上在当时整个中国研究核弹的也就只有她一个女性。
在这里,王承书没日没夜的计算推导,稿纸塞满了一个又一个抽屉,一头青丝也熬成了雪白。
领导来视察,问她能不能完成任务,王承书信心满满的说:“在我的字典里,除了对孩子的承诺不能兑现,对国家的全能兑现。”
1964年,中国首颗原子弹爆炸不久,钱三强又来找到她,于是有了这样一段感人至深的对话:
“你在这儿工作有什么困难没有?生活有什么困难没有?有什么话让我捎给家里人的吗?”
“没有”
“如果让你继续待在504厂,你愿意吗?”
“我愿意。”
有关国家,你不可能在王承书嘴里听到一个不字,哪怕是天大的困难。
1994年6月18日,王成书默默无闻的走了,享年82岁,她奉献一生,清贫一生。
病危时,她留下最后遗嘱:将一生积蓄10万元连同身体全部捐献。
直到她病逝,整个国家仍没几人知道王承书是谁。
她走后,人们在她的笔记本里找到了一张发黄的字条,上面写着:“无论任何条件下,坚决完成任务,在必要时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王承书的一生,虽然默默无闻,但却重如泰山,这才是我们最需要的女神呐!


还没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