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皮大衣凭借其珍贵的材质与较高的市场价值,一直被视作需要精心对待的衣物品类。这类衣物的皮毛结构特殊,无论是日常存放时对温湿度的要求,还是清洁时对方式方法的限定,都远比普通面料衣物更为严格。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皮毛脱落、质感受损等问题,直接影响衣物的使用价值与外观。
最近,某服装网店的老板王女士就碰上了一起棘手的貂皮大衣消费纠纷。一位顾客在她的网店里买了件貂皮大衣,不久后申请退货。王女士收到退回的大衣发现,衣服明显被水洗过,皮质变硬,已经无法二次销售了。但买家却拒不承认,坚决要求退货退款。
于是,王女士驱车300 公里,直接找到了买家所在的小区。她拿着大喇叭在小区里大声理论,还把买家的电话号码说了出来。这一幕被拍下来传到网上后,立刻引起了网友们的激烈讨论。
根据《红星新闻》媒体11月4日的报道,极目新闻记者当天联系到了王女士。她表示,自己在10月21日接到一笔订单,顾客为济宁市嘉祥县的一位20多岁的年轻女性。她通过电商平台购买了一件价值约2000元的貂皮大衣,并于10月29日申请退货。
王女士签收退货的貂皮大衣时,发现了明显问题。从手感上,大衣变得又硬又僵;仔细查看内衬,上面残留着疑似洗衣粉的痕迹,摸起来像塑料一样。王女士判断,这件大衣被水洗过。貂皮材质最怕水,水洗后会严重变形、变硬,而且大衣的吊牌也被摘掉了。
出于维护自身权益的考虑,王女士联系买家试图沟通,然而买家坚称商品原本就是这样,还拒绝撤回退款申请。王女士随后向平台申诉,并提交了商品照片、视频等证据。但平台不仅没采纳她的申诉,还两次要求她给买家退款。
在多次沟通无果的情况下,王女士决定采取更激烈的方式维权。11 月 1 日晚上,她开了 300 公里的车,来到买家所在的嘉祥县。到地方后,她先是拨打了买家的电话,却无人接听。因为订单里没写具体楼栋信息,王女士只好向当地警方求助。
11月4日晚上,记者联系到了嘉祥县萌山派出所的工作人员,对方表示当晚确实接到了王女士的报警。事发当晚 7 点左右,警方联系了买家。买家回复称,自己正在家里照顾孩子,没办法下楼和王女士见面。王女士见此情形,便拿着大喇叭在小区里喊话寻人,不仅公开说明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还把买家的电话号码也公布了出来。
这件事情在社交平台上曝光后,有网友支持王女士维权,但也有网友觉得她的做法不太合适。用大喇叭找人不仅会打扰到周围居民,还可能侵犯对方隐私权。
当地警方提醒后,王女士删掉了原来的视频,换成了隐去关键信息的版本。她表示,除非收到警方书面通知,否则不会再下架现有视频。王女士还说,准备在平台维权无果后通过法律手段解决问题。
河南某律师事务所的主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王女士能够提供订单详情、支付记录、物流凭证以及商品发货前的完整照片或视频,证明商品在发货时没有任何损坏,那么就可以认定是买家在使用过程中导致商品损坏,这种情况属于买家违约。
在这种情况下,商家可以要求平台帮忙联系买家,甚至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买家赔偿商品损失、运输等相关费用,起诉的法院可以选择买家所在地法院,或者合同履行地法院。
但王女士在小区使用扩音设备公开买家联系方式的做法已经侵犯了对方的隐私权。因为电话号码属于个人私密信息,未经同意就公开,属于违法行为。即使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也必须通过合法的方式,否则自己可能反而会被追究法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消费者网购商品享有七日无理由退货权,但前提是 “商品完好”。所谓 “商品完好”,指的是商品本身、配件、商标吊牌等齐全,且未因消费者使用造成损坏。
若消费者在试穿或使用过程中,因不当操作导致商品损坏,商家有权拒绝退货,这一点在电商平台的交易规则中也通常有明确约定。


还没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