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钱璐璐(Lulu Qian)教授课题组分别于9月3日、10月1日在《自然》杂志发表2篇论文。这2篇论文作者都只有2人(其中并没有钱璐璐的现任丈夫),钱璐璐教授是唯一通讯作者(钱璐璐为课题组负责人与指导老师)。
钱璐璐在中文网络早就广为人知,并非因为其学术成就,而是其传奇的学术晋升之路与四段高度相关的婚姻。
从南京铁道医学院入学到东南大学本科毕业,再考取上海交大的硕士、博士,再到加州理工学院的助理教授、不到40岁成为生物工程系终身教授,钱璐璐的学术生涯绝对堪称传奇励志。
但另一方面,钱璐璐的第一任丈夫是其东南大学的本科学长,第二任丈夫是硕士研究生期间的上海交大师兄,第三任丈夫是在上海交大读博期间的前辈,第四任丈夫则是加州理工学院早已成名的大牛教授温弗里。这样的经历在学术界不能说是绝无仅有,但也的确算得上是十分罕见了。
一位漂亮女孩,凭借美色榨取丈夫的学术资源,并借此一步步上位取得学术成就,每上升一个台阶就踹掉前任丈夫,转投资源更好地位更高新一任丈夫的怀抱……
人们特别愿意相信和传播这样一个符合刻板印象与窥私欲望的“学术妲己”故事。
唯一的问题是,真相果然如此吗?
这几天,很多自媒体拿着钱璐璐团队新鲜出炉的Nature论文打脸,说大家一直以来都冤枉了钱璐璐教授,人家是真有实力的科研人才,才不是什么靠老公上位的“学术妲己”。
那,钱教授真的是沉冤昭雪凭实力反转了吗?
我的看法是:
1.钱璐璐有没有受益于历任丈夫的帮助以更快成长?我认为这是确定的。
2.钱璐璐有没有涉及学术不端,盗用他人学术成果?我说不好,在没有确切证据的情况下选择相信没有。
先说第一点,我只做事实判断,钱璐璐的科研之路毫无疑问是从历任丈夫那里受益了的。
现代的科研体系,要想产出好的成果,要想不断晋升学历与教职,除了需要科研实力,也需要好的眼光、合适的机会与适度的运气。
科研=实力×眼光×机会×运气
毫无疑问,被称为“学术妲己”的钱璐璐教授自身是有科研实力的,不然不可能一路取得这么多重磅的科研成果。在“实验代做,论文代写”的学术腐败被证实之前,必须相信钱璐璐自身的科研实力。
但是眼光这个事情就说不好了。按理说,学术眼光,也就是选择什么方向和课题深入研究下去的智慧,本身也是科研实力的一部分,但它和实验能力等因素不同,眼光是可以借助外力的。大牛给你指条明路,胜过自己苦苦摸索3年,这在科研领域是完全有可能的事情。
而且重点在于,接受他人研究方向上的指导并不算学术腐败。
再说机会,这就涉及到研究环境与学术资源了,这就是更加典型的“外部因素”了。前辈愿意带你进到一个经费充足、前途光明的课题组,在博士论文攻关阶段,导师支持你全心全意做自己的研究,不用承担课题组的公共任务,在科研经费有限,高端仪器设备排队的情况下,课题组给你优先买试剂,保障你优先上机,这些都是非常实在且帮助巨大的外部因素。
我的确没有实际证据证明钱璐璐在这些方面获得了历任丈夫多大程度的帮助,但基于对中国高校科研秩序的了解,你要说钱璐璐这一路全靠自己打拼没有享受任何优待,我肯定是不相信的。
重点在于,即便钱璐璐享受了历任丈夫给予的上述支持,其实也算不上学术腐败。如果没有她自己的科研实力与不懈努力,最终也达不到目前的学术成就。
再说第二点,钱璐璐这一路开挂式地晋升,有没有涉及学术腐败,例如论文代写,抢夺他人学术成果等情形,这只能是疑罪从无的。
一方面,钱璐璐的历任丈夫虽然学术能力出众,但其实并没有多高的行政职务,并不是什么一手遮天的学阀。经历多次离婚(不可能次次都和平分手)后,仍然没有被指控学术不端,其涉及学术不端的可能性很低很低。
另一方面,钱璐璐通过了上海交大的博士答辩,哈佛大学的访问学者审核,也通过了加州理工学院的终身教授评定。基于对这些高校的信任,我倾向于相信她是有科研硬实力傍身的。
之所以不能百分百笃定,是因为目前钱璐璐的课题组研究方向与其现任丈夫温弗里教授的研究方向非常接近,无法完全排除盗用成果或幕后操纵的嫌疑。但必须再次强调,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钱璐璐涉嫌学术不端。
这话在中国的文化和道德环境下说出来可能不太讨好,但我个人其实是非常欣赏钱璐璐个性与勇气的。
可以想象,钱璐璐的这几次婚姻变动即便没有引发网络热议,在其身处的周边环境也一定是被长期议论和猜疑的。
一个人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能够在每一个阶段都勇敢地接受自己喜欢的人,不惧流言,不畏道德审判,始终专注于自己的爱情与事业目标,这也是很可贵的。
至于说钱璐璐有没有“利用”前几任丈夫,甚至将来还会不会“抛弃”现任丈夫,只要我们反过来想一想就能明白:
这些男性明知钱璐璐的婚史与履历,仍然选择与她结婚,难道会完全没有警惕吗?他们难道完全没有“利用”钱璐璐的想法吗?



还没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