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在道光时期遭遇了三件致命的打击,分别是鸦片战争的失败、黄河的决堤、以及皇帝丢钱了,这三件事致使清朝失去了最后的起死回生的机会。
清朝的道光帝
道光帝作为清朝的第八位皇帝,算不上是昏君也绝非明主。道光帝与嘉庆帝一样,都是勤政节俭的皇帝,也都是因循守旧的皇帝,但道光帝比嘉庆帝的改革精神要强得多。
实行了平定张格尔叛乱、整顿吏治、整厘盐政、通海运、严禁鸦片、兴修水利、复书院、查保甲等诸多举措。这些举措都收效不大,针对大清的弊病,道光帝只是说出了致弊之由,却无切实整顿办法。尽管如此,这些举措还是对挽救清朝衰落起到了一定作用。
这父子俩在前朝当皇帝那绝对是明君,但在“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大清当皇帝不合适,很多人把道光一朝作为中国历史的“分水岭”。
鸦片战争的失败
道光帝最饱受诟病的是他在鸦片战争中的表现:一开始面对鸦片,道光帝严厉禁止,林则徐虎门销烟,道光帝十分高兴。
后来英国发动侵略战争,他认为蛮夷之国岂是天朝的对手,决定打仗。
到了英军打到天津,道光帝立马傻眼了,开始主和,穆彰阿、琦善把英国的强盗行为归罪于禁烟,道光帝就撤了林则徐的职并派琦善为钦差大臣到广东与英国谈判,想既不给英国割地赔款,又不跟英国发生军事冲突。
琦善对英方让步,私自允许将香港割让给英国,道光帝又将琦善锁拿革职抄家,并且先后派杨芳、奕山对英作战;打不过,道光帝就签订割地赔款的条约。道光帝摇摆不定是战争输掉的一个重要原因。
黄河的决堤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黄河决堤,开封城破。
“祥符四郊居民淹毙者十之四五”,祥符指的就是开封城。
这场水灾自道光二十一年的六月份开始一共持续了八个月之久,这场巨变带来的也不仅仅是居无定所,还伴随着瘟疫、饥荒和死亡
城外者颠沛流离,城内者辗转迁徙。
数千万人的受灾也让清朝在这些地方的影响力急剧下降,这也就是为什么后来的太平天国起义如此成功的原因!
皇帝丢钱了
道光二十三年,鸦片战争的硝烟平息未久,没过几天太平日子的道光皇帝突然接到了一个令他眼前一黑的消息,有人偷他的钱了!
真是屋漏偏逢连阴雨。
公元1843年初,史载:库吏分银不均,内自攻讦,其事不能复蔽,达于天庭。啥意思?就是说,看守户部库银的库兵们,偷盗库银由于分赃不公,结果把一场库银大案给捅出来被道光知道了。
库银缺失了多少银子?竟然是925多万两,这是一个天文数字。因为当时户部呈给道光的库银数字,才一千万两多。这可是道光或说清朝压箱底的钱。道光得知后差点没疯了!
结束语
在作者看来,这三件事使得清朝丧失了最后起死回生的机会,如果这三件事有两件能解决好,起码不会混到后面人人喊打的局面。
#人人能科普,处处有新知#


还没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