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沙丘一命呜呼,接着中车府令赵高联合丞相李斯把二公子胡亥扶上了皇位。

之后,赵高怀着要么不做,做就做绝的态度用一份伪造的秦始皇诏书,让胡亥的大哥兼原皇位继承者扶苏自杀了事。

长城军团总司令蒙恬一看,秦始皇和扶苏都死了,就剩自己一个光杆司令了,与其被赵高羞辱,不如体面退场,于是,心一横,跟着扶苏去见了秦始皇。

胡亥一看,自己的绊脚石全让赵高给铲除了,高兴的直冒泡,不料赵高当头浇下一盆冷水:“高兴个啥?你爸生了那么多儿子,保不齐有人会跳出来和你争皇位,还有那个李斯,我们做的丑事他全都知道。”

胡亥一拍大腿,“对哦,既然如此,就让他们去见我爸吧。”

一声令下,屠杀开始,李斯也落得个腰斩的下场。

清理完这些人后,胡亥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他终于可以安心享受他的皇帝生活了。

于是,胡亥开始大兴土木,可大兴土木需要人手,人手就得从各地强征民夫,强征民夫难免威逼恐吓,逼急了便有了陈胜吴广。

终于,在陈胜吴广“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声中,秦王朝走向了他的陌路。

02

陈胜称王后,找了个叫周文的做统帅,让他西进攻秦。

没想到,在周文的率领下,这群泥腿子居然很快就打过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函谷关,即将兵临咸阳。

形势十万火急。

陈胜这边造反造的轰轰烈烈,胡亥却依旧岁月静好。

其实并非没有人向胡亥报告起义的情况,但都被赵高压下来了,赵高又凭借一手指鹿为马彻底控制住了秦朝官员。

本着报喜不报忧的态度,赵高是这样向胡亥描述当前形势的:“大秦帝国总体是稳定的,只是有一些小毛贼在流窜而已,放心,地方官员已经把他们都消灭了。”

胡亥一听,天下太平,那就“接着奏乐,接着舞。”

可自欺欺人是没用的,周文的屠刀到底还是架在了胡亥的脖子上。

胡亥没办法了,只能大叫“护驾”但喊了半天,一个人都没站住来,这都是胡亥自己作的,最能打的蒙恬被自己干掉了,又搞了一波大清洗,现在除了赵高,谁都帮不了他,但赵高除了玩阴谋,下黑手之外,行军打仗是一概不会。

这时候,章邯站出来了。

章邯当时任少府一职(后勤部长),在骊山当包工头,给胡亥他爸秦始皇修陵墓。

章邯一看陈胜他们都打到函谷关了,马上向胡亥请缨,胡亥也没别的选择立马答应。

可另一个问题又出现了,主帅是有了,但没兵啊(其实,当时秦朝仍旧有几十万军队,但二十万大军驻守在长城,其余三十万在南边征讨百越,等他们过来,估计可以给胡亥做头七了。)你章邯总不能万军丛中取上将首级吧?

章邯又说:在骊山修陵墓的有十万囚徒,请将他们赦免,让我来率领他们。

于是,一支由囚徒组成的临时军队出现了,没想到这支囚徒军犹如猛虎下山,一路势如破竹,打得周文满地找牙,从这一点来看,章邯应该是个好包工头,从来不克扣手下工资,全军上下一心,爆发出了超强战斗力。

公元前208年,章邯步步紧逼,起义军连吃败仗,一路从河南转进至安徽。

人心散了,队伍当然不好带了,连专车司机都起了异心。

同年12月,司机庄贾刺杀陈胜,向章邯缴枪投降,宣告陈胜吴广起义,就此失败。

项梁

03

陈胜死后,项梁接过了抗秦的大旗,但这面旗还没竖起来多久,章邯就带兵平推过来,魏国不自量力想要单杀章邯,结果被打得屁滚尿流,齐国楚国派兵来救,结果正中章邯下怀,被他完成双杀。

眼看章邯这么猛,其他人也都不敢动了,项梁气得火冒三丈,在这么输下去,义军的脸还要不要了?于是决定亲自带队灭了章邯。

结果一连三次交锋,项梁都胜了。

这下,他膨胀了:“什么狗屁章邯,不过如此。”

俗话说“欲其灭亡必先令其疯狂”,这个道理章邯当然懂,他等的就是项梁膨胀。

于是,在宇宙中心山东菏泽,章邯成功完成夜袭,项梁稀里糊涂的就掉了脑袋。

抗秦二代目就这样送了命,章邯很开心,他满心以为项梁一死,起义军就是一盘散沙,不久他就能成为秦朝的中兴之臣,走上人生巅峰。

但显然,这只是章邯的一厢情愿,《亮剑》里有一句名言:“谢宝庆啊,谢宝庆,你惹谁不好,偏偏去惹李云龙?”

这句话放在章邯身上就是:“章邯啊,章邯,你砍谁不好,偏偏去砍项梁?”

当然,项梁不是李云龙,他也没李云龙那个本领,但是他有个比李云龙还猛的侄子——项羽。

这下,章邯的好日子到头了。

04

章邯在灭了项梁后,认为楚国已不足为惧,在得到秦将王离从北境带来的20万长城军后,转头就北上攻赵了,赵国哪打得过章邯啊,国都邯郸也被攻破了,赵王张耳立马开溜,躲到了巨鹿,可章邯这狗皮膏药哪有这么容易甩掉?立马就包围了巨鹿。

没办法了,张耳只能求助了。

这时楚国的大佬成了宋义,这人是个书生,接到赵王的求救信后立马就出兵了。

看到这里有人会说了,这宋义别看是个书生,还真讲义气。

但正所谓“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这宋义可不是去帮忙的,相反,他是去捡漏的。

宋义率军来到巨鹿后就按兵不动,说什么要“坐山观虎斗,坐收渔翁之利”,谁曾想这一坐,就坐了一个多月。

宋义是稳坐钓鱼台,可项羽坐不住了,他这次是来给叔父项梁报仇的,这下倒好,连章邯的面都没见到。

于是,项羽忍不了了,他去找宋义,请求出兵。

宋义听完一声冷笑;“出什么兵,你就给我安安心心在这呆着,违令者,斩。”

项羽这个暴脾气,哪受过这种气?二话不说,上去就把宋义咔嚓了,然后自封上将军,废除了宋义的绥靖政策,转而和秦军决战。

五万楚军在项羽的率领下,开赴巨鹿。

趁项羽进军的这段时间,章邯也没闲着,他干回了他的老本行——后勤,章邯在巨鹿修建了大量的运粮甬道,使得粮食通过黄河源源不断的运送到秦军当中。

兵强马壮,粮草充足,秦军吃着火锅唱着歌,以逸待劳等着项羽的到来,这一仗,章邯想不到怎么输。

就这样,闻名天下的巨鹿之战开始了。

05

五万怎么打四十万,这是项羽一直思考的问题,如果打阵地战,那铁定是要玩完的,只能出奇制胜。

关键是奇在哪?

不久,项羽注意到了后勤队长章邯的杰作——甬道。

这就是出奇之地。

项羽命令英布和蒲将军率领两万先头部队渡过黄河,直插进去,破坏了秦军的运粮甬道,初战告捷。

章邯一听甬道被断,吓得立马集结大军向英布反扑,项羽此时也渡过黄河,率军支援英布。

在项羽的指挥下,楚军顶住了章邯的反扑,甚至开始反击秦军。

章邯属于不吃眼前亏的主,一看在甬道里占不到项羽便宜,立马指挥撤军,准备重整旗鼓来日再战。

章邯这一退,项羽干出了自己这辈子甚至是中国战争史上最雄壮的一次军事冒险!

破釜沉舟!

06

本着趁你病,要你命的精神,项羽率领刚刚大战过的五万楚军,不眠不休的渡过了漳河。

过河后,项羽下令凿沉渡船,打破锅釜,只携带三天的粮食迎战秦军。

项羽就像一个赌徒,把一切都放在了赌桌上,准备梭哈了。

总之一句话:决一死战,不胜不归。

五万楚军在项羽的感染下,变成了五万头饿狼,他们盯着章邯这一块肥肉狠狠的扑了上去。

仗打到这份上,就没有战术可言了,拼的就是意志力,五万楚军犹如一把尖刀一样,扎进了秦军的军阵当中。

楚军凶猛,势不可挡,呼声震天动地,秦军被彻底冲垮了,古代打仗,全靠士气,士气一溃,兵败如山倒,十多万秦军灰飞烟灭。

之后,项羽又继续挥军,九战九胜,消灭了三十多万秦军,成就了自己霸王的威名。

07

巨鹿之战后,章邯输的一败涂地,秦朝最后的那一点家底也被他败光了,正所谓落地的凤凰不如鸡,章邯这一败,赵高又开始落井下石,毕竟总要有人背黑锅不是?

为了不背锅,章邯派了长史司马欣去向胡亥解释。

但赵高哪会给机会解释,立马派了个刺客去刺杀司马欣,还好司马欣跑得快,逃回了军营。

司马欣回去后,就和章邯说:现在朝廷都是赵高的人,我们打胜了,功劳是他的,输了黑锅是我们的,不如投降项羽,还能保命。

这时,项羽的投降信也到了:白起为秦将,迫楚迁国都,坑赵于长平,大功无数,最后赐死。蒙恬为秦将,赶跑了匈奴,开辟河套榆中数千里,最后自尽。这二位功劳太大,所以被杀了。

更何况现在将军领兵三年,死了十数万军队,诸侯起义却越来越多。既然有功被诛,无功亦被诛,何不一块掉头攻打秦国?是裂土封王,还是举族被杀,你认为哪个好呢?

章邯此时别提有多纠结了,所以他告诉项羽希望多给他点时间考虑。

项羽哪有那个耐心啊,既然你不服,那就把你打服,又一次把秦军打得屁滚尿流。

这下章邯是彻底服了,同意投降项羽,

项羽也展现出了大度的一面,并没有迁怒章邯杀其叔项梁,而是让他留在了军中。

没了章邯,大秦帝国就和纸糊的一样,被项羽一捅就破,很快就攻破了咸阳。

08

之后,项羽开始大肆封王,章邯也被封到咸阳以西,成了雍王,项羽此举的目的是为了让章邯替他看住被封到蜀地的汉王刘邦。

原本章邯以为刘邦会乖乖的在蜀地呆一辈子,自己也就平平淡淡的过完下半生,谁曾想这刘邦不讲武德,来骗,来偷袭章邯这么一个老同志。

公元前206年八月,刘邦用韩信的计策,多路大军同时出击,进攻咸阳,搞得章邯压根没法防范,宝鸡陈仓一战,章邯大败;咸阳乾县再战,章邯还是大败,唯有老老实实龟缩在废丘。

刘邦也不跟他耗着,派兵围了废丘后,继续东进占了咸阳。

占领咸阳之后,刘邦拿着万户侯的待遇想要招降章邯,然而,章邯并不想当三姓家奴,拒绝了刘邦的劝降,展现了最后的倔强。

刘邦一看,给脸不要脸是吧?那就别怪我狠心了。

于是引渭河水灌城,直到城墙崩塌。

章邯一看,无力回天,遂拔剑自刎,秦朝最后的军神就此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