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部电影早就该说了。
这周,它终于来了。
丑吗?
老实说,这部电影又长又苦。
但如果你因此而推迟,你就会错过今年最重要的中国电影之一。
《地久天长》
久违了,我的儿子
先生看完后的感受是——
好像活一次要3个小时。
王小帅导演,代表作《青红》《十七岁的单车》《日照重庆》《闯入者》。
他曾经说过,他想拍一部“经久不衰的电影”。
《地久天长》的志向是“守住它”——
为我们重新梳理一段民国史,打破华语电影的失语和空白,以此为使命。
这一代人是怎么过他们的生活的?
“老朋友怎能忘记,心中怎能不怀念。老朋友怎能忘记,友谊天长地久……”
这首歌出现在主角命运的三个场景——
知青返城又别离;
员工宿舍的私人聚会;
友谊天长地久,让两个家庭紧紧相连,也让伤痛深入彼此的缘分深处。
附:以下内容涉及剧透,请观影前仔细阅读。
左边是耀君的亲信沈英明一家。
因为他们的儿子正好是同年同月同日出生,两家的关系也更加亲近了。
钢厂宿舍住着两家六口人。大人们在一个工厂上班,孩子们一起上学一起回家。
两个孩子还一起过生日。
友谊似乎可以从父辈延续到下一代。
可谁能料到,旷日持久的两家人的关系却痛苦地纠缠在一起。
什么时候?命运?
它是一个系统吗?这是一个忙吗?
也许他们花了三十年,仍然无法区分。
故事可以概括为刘耀军的四个走丢的孩子。
第一的。
百般隐藏,还是被发现了。
第二次,落水的是他的儿子星星。
失去独生子后,刘耀军和王丽云一天早上悄悄离开了这个悲催的地方。
他们四处漂泊,走遍了广东、福建,最后定居在闽江,并收养了一个明星般的养子(王源饰)。
也叫他星星。
可惜养子跟他们不亲近。叛逆养子受过一次教训后离家出走;当他再次回家时,他索要了他的身份证和自己的身份证明。
这是第三次损失。
第四次,英明的妹妹茉莉(齐曦饰)出国到福建寻找耀君。
没过多久,她又来了,告诉耀君她怀了他的孩子。
这么多年,她只想给曜君生个孩子,把哥哥嫂子夺走的东西还给曜君。
可耀君却说:这能不能还……
从表面上看,《地久天长》是耀君和丽云丧子之痛。
但是,就像他们唯一的一张全家福——
本来是两家人的合影,却被英明和海燕一家人折在了背后。
哪怕我们再也见不到了。
因为她意识到,妖君丽云可能会失去所有的儿孙。
如果两家没有这层情谊,那姚君和李云还能大打出手,然后恨到骨子里。
英明和海燕也可以把责任放在明面上,再谈补偿。
两个家庭是否更容易走出这场悲剧?
但问题是——
其中一个伤害了别人,却发现对方是自己最害怕伤害的人;对方找到了自己该恨的人,却发现对方是自己恨不起来的人。
友谊长存。
到这里就变成了长长的诅咒。
两家人都选择了沉默。
只是活着
什么也别说
《地久天长》讲述了上一代人的巨大悲痛和苦难。
但跨时代看,却有人觉得不解——
这三个观点都有问题。
因为好人无好报,坏人有好报,最终两家不得不和好,电影重逢美满……
是的?
这种说法的荒谬之处在于——
有人认为以牙还牙报复叫三观正。
不过Sir,看♫最大的感受就是——
中国人民的苦难,往往就在于这种苦难无法清算。
就好像耀君和丽云是跟仇人算不上似的。
正是因为友情,才劫持了复仇的正当性。
你看电影。
当小人物受到伤害和压垮时,他们也被这种或那种方式的正确性所绑架。
丽云被送上车,像被送上刑场一样送往医院堕胎。耀君满脸怒意。
你只能一拳打在布告栏上。
丽云还因配合计划生育工作被所在单位评为先进个人。但这份荣誉并没有保住她的饭碗。
他只能转过头,一言不发地走出了礼堂。
她能说什么?
毕竟“打工者要为国家着想,我不下岗谁下岗”。
哪有那么多人讲道理,识大体,顾全大局。
只是强忍着,强忍着,泪水咽在肚子里。
所以Sir并不认为《地久天长》的结局是一种和解。
痛苦就像无法根除的癌症。
你死了,它也死了。
中国人解决苦难的生存哲学是——
忍,忍,活着。
痛苦不会消失,它只会以死亡告终。
电影里的一句话:
这就叫地球永存。
老实说,《地久天长》比Sir的预期略低——
说它是一部史诗有点喘不过气来;说它是杰作也有很多瑕疵。
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一部品格高尚的电影。
《地久天长》没有逃避我们经历过的噩梦,更没有试图粉饰和粉饰它。
它只是想澄清一个问题——无数中国人经历过的时代悲剧是如何消散的?
电影中有一个镜头。
茉莉来到妖君丽云家拜年。
幸福早已与他们隔绝。
新年快乐不再是祝福,而是恶毒的诅咒。
只是它沉默了。
人们继续以自己的方式庆祝另一个时代。


还没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