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先生曾说:“夫妻吵架,男人先低头,家会越来越好;女人先低头,心便越来越远。”

夫妻相处,吵架本是寻常事。两个活人在一起,各有各的性子,各有各的计较,难免有磕碰的时候。

吵架不可怕,可怕的是吵散了心。如何收场,倒是一门学问。

先生说男人先低头,家会越来越好。这低头,不是认输,不是懦弱,倒是一种智慧。

男人低头,低的是头,拾起的却是整个家的和睦。这家便如同老树的根,越扎越深,越发生机勃勃。

为何偏偏是男人先低头?倒不是说要分个高低贵贱。夫妻本是一体,何来高低之分。

只是这世间的道理,往往不在表面。男人先低头,不是因为他错了,而是因为他懂得了什么更重要。

家中不是讲理的地方,是讲情分的所在。法庭上法官判案要讲证据,家里头却要讲包容。

争个是非对错,赢了道理,输了感情,岂不是得不偿失?聪明的男人懂得这个理,宁愿低个头,换得家中太平。

这低头,低的是姿态,高的是格局。低头的男人,心中有家,眼中有妻。他知道,比起一时的面子,长久的日子更重要。

这样的男人,不是软弱,反倒是真正刚强。因为内心强大的人,从不惧怕低头。

再说那女人先低头,心便越来越远。这话听着似乎不近人情,实则大有深意。

女人天生重感情,若是频频低头,心中委屈日积月累,那感情便一点点磨蚀了去。

女人心,似那细腻的瓷器,磕碰多了便有裂痕。一次低头或许无妨,两次也能承受,但三番五次地委屈求全,那心便慢慢冷了。冷了的心,再要暖回来就难了。

故而先生说,女人先低头,心便越来越远。这远了的不是地理的距离,是心里的隔阂。两个人即便同床共枕,心若远了,便是咫尺天涯。

这不是说女人就不能低头。夫妻之间,本就应该互相体谅,你让我一寸,我敬你一尺。但若是形成习惯,总是某一方低头,那平衡便被打破,关系也就倾斜了。

古人云:“夫妻相敬如宾。”这“敬”字里头,有尊重,有体谅,也有分寸。

好的夫妻关系,是你低头一次,我低头一次,互相都不觉得委屈。而不是总是一个人低头,一个人高高在上。

男人先低头,不是女人的胜利,而是两个人的共赢。他低头,你领情,下次你让他三分,他记你好处。这一来一往,感情不但没损伤,反倒越发深厚。

有人说,这不是纵容了女人?非也。明事理的女人,不会因为丈夫的退让而得寸进尺。

反倒是丈夫的包容,会让她更加珍惜这份情意。人心都是肉长的,谁好谁坏,心里都明白。

夫妻吵架,争的不是对错,是态度。很多时候,女人要的不是认错,是一个态度,一份重视。

男人低个头,给个台阶,女人顺势而下,风波也就平息了。

这低头,也不是毫无原则。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若是原则问题,自然不能随便低头。但生活中九成九的争吵,不过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为这个伤感情,实在不值当。

杨绛先生与钱钟书先生的婚姻,被世人称道。他们不是不吵架,而是懂得如何“收场”。钱先生是个书呆子,生活上诸多不懂,杨先生常常包容。

而杨先生有什么不是,钱先生也总是体谅。这种相互的包容与理解,才是婚姻长久的秘诀。

说到底,先低头的那个人,不是认输,是珍惜。因为他知道,比起那点微不足道的面子,身边的人才最重要。这样的人,是智者,也是赢家。

家的温度,不在于没有争吵,而在于争吵后还能相视一笑,互相给个台阶。台阶给了,下来便是晴天。硬撑着不下,反倒是两败俱伤。

愿你我在婚姻中,都能学会适时低头。不是认输,而是因为懂得:低下去的是头,抬起来的是整个家的幸福。

低头不是软弱,是强大的开始;不是认输,是真正的赢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