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5年中秋佳节的脚步日益临近,月饼市场再度迎来了热闹非凡的销售旺季。这一传统节日美食,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更在时代的变迁中不断演变,国内月饼市场正经历着一场从包装到口味、从理念到销售渠道的全方位深刻转型,加速回归大众消费品属性和传统文化本源。

天价月饼不见了?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月饼市场曾一度陷入过度包装和价格虚高的怪圈。一些月饼礼盒包装奢华,层层叠叠,仿佛包装的价值远超月饼本身,而价格更是动辄数百元甚至上千元,让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然而,在2025年的中秋前夕,这种现象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数据显示,单价500元以上的月饼占比从曾经的7.2%大幅降至1.8%。这一数据的变化,直观地反映出月饼市场价格回归理性的趋势。曾经那些靠高价和奢华包装吸引眼球的月饼逐渐失去了市场,取而代之的是更加亲民的价格定位。与此同时,过度包装的情况也明显减少。商家们不再将精力过多地放在华而不实的包装上,而是更加注重月饼本身的品质和口感。简约而不失大方的包装设计成为主流,既符合环保理念,又能让消费者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月饼本身。

 

消费者喜好

月饼市场呈现出传统与创新并存、多元融合发展的态势。广式、苏式、京式月饼作为经典流派,仍将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与此同时,地方特色、文创联名等产品的占比则逐年上升。各地纷纷挖掘本地的特色食材和文化元素,将其融入到月饼的制作中,推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月饼。

文创联名月饼则成为了市场的新宠。商家们与知名品牌、文化IP等进行合作,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意和文化内涵的月饼礼盒。这些礼盒不仅在外观设计上独具匠心,融入了各种时尚元素和文化符号,还在口味上进行了创新尝试。除此之外,无糖、低糖、低脂等月饼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