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家庭计划迎接新生命,却迟迟未能如愿时,传统观念常将关注点聚焦于女性。然而,专业生殖科医生强调:生育是夫妻双方共同的责任,男性生育力健康至关重要,却常被忽视。忽视男方因素,可能导致诊疗延误,增加双方身心负担。现实中,不少家庭在备孕受挫时,往往先让女性奔波于各大医院做检查,男性则认为“自己身体没问题”而回避检查,这种做法不仅可能错过最佳干预时机,还可能让女方承受不必要的心理压力。事实上,生育就像“种子”与“土壤”的结合,优质的种子和肥沃的土壤同样重要,任何一方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最终的结果。
数据揭示:男性因素占比显著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相关数据及临床统计,在不孕不育夫妇中:
• 单纯由男性因素导致的比例约为20%-30%;
• 由男女双方因素共同导致的比例可达30%-40%。
这意味着,近半数的生育难题与男性因素密切相关。更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全球男性精子质量呈下降趋势,有研究显示,过去40年间,男性平均精子浓度下降了约50%,这一数据敲响了关注男性生育力的警钟。因此,科学备孕的第一步,应是夫妻双方共同进行基础评估,而非让一方“单打独斗”。
影响男性生育力的关键因素
男性生育力核心在于精子的数量、活力(运动能力)和形态。多种因素可影响这些指标:
1. 不良生活方式:
• 吸烟与过量饮酒:烟草中的尼古丁会损伤精子DNA,导致精子畸形率升高;酒精则会影响睾酮合成,降低精子活力,长期酗酒甚至可能导致少精、无精。
• 长期高温暴露:如频繁桑拿、热水浴、久坐(职业如司机、IT从业者)、紧身裤等,会升高阴囊温度。精子生成的适宜温度比体温低1-2℃,一旦阴囊温度持续超过37℃,会显著抑制生精细胞活性,减少精子产量。
• 肥胖:肥胖者体内脂肪过多会转化为雌激素,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影响睾酮水平,进而导致精子质量下降。同时,肥胖还可能引发糖尿病等代谢疾病,间接损伤生殖功能。
• 长期精神压力与睡眠不足: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男性若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会导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紊乱,使睾酮分泌减少。睡眠不足则会影响激素平衡和生殖系统修复,降低精子活力。
• 环境污染与职业有害物接触:如杀虫剂、重金属(铅、汞、镉等)、某些化工品(苯、甲醛)等,会通过呼吸道、皮肤进入人体,干扰精子生成过程,甚至导致染色体突变。
2. 健康问题:
• 生殖道感染:如前列腺炎、附睾炎。前列腺液是精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前列腺炎会改变精液酸碱度,影响精子存活;附睾炎则可能堵塞输精管道,阻碍精子排出,严重时可导致无精症。
• 精索静脉曲张:阴囊静脉曲张,是常见可治疗的病因。该病会导致睾丸血液循环不畅,局部温度升高、缺氧,影响精子生成,约30%-40%的男性不育患者与此相关。
• 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疾病。甲状腺激素异常会影响下丘脑-垂体功能,进而干扰睾酮合成和精子生成,甲亢或甲减都可能导致生育力下降。
• 遗传或染色体异常:如克氏综合征(染色体核型为47,XXY)会导致睾丸发育不全,无法产生正常精子;Y染色体微缺失则可能引起少精或无精。
• 既往生殖系统手术或外伤史:如隐睾手术延迟、睾丸外伤等,可能损伤生精组织,影响精子生成。
3. 药物与治疗:某些化疗药物(如环磷酰胺)会直接损伤生精细胞,放疗可能破坏睾丸组织,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如糖皮质激素、雄激素)则可能抑制下丘脑-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导致精子生成减少。
男性生育力检查:简单、无创、应早做
评估男性生育力的基石是精液常规分析。该检查:
• 无创、操作简便(通过手淫取精)。
• 能快速提供关键信息(精子浓度、活力、形态等)。
需要注意的是,精液质量会受近期生活状态影响,一次检查结果异常不代表永久异常,通常建议间隔2-3周复查2-3次,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此外,检查前需禁欲2-7天,禁欲时间过短或过长都会影响结果准确性。
生殖科专家郑重建议:若夫妻规律性生活、未避孕超过1年未孕(女方年龄≥35岁超过6个月),应双方同时就诊。男方进行精液常规分析应列为必备初筛项目。早期检查不仅能及时发现问题,还能避免不必要的猜测和争吵,让夫妻双方更有针对性地调整备孕计划。
提升与保护男性生育力:重在行动
男性在备孕中扮演提供健康“种子”的角色。以下措施有助于维护生育力:
1. 摒弃不良习惯:戒烟、严格限酒。有研究表明,戒烟3个月后,精子质量可显著改善;酒精摄入量每日不应超过25克,最好做到滴酒不沾。
2. 健康饮食作息:均衡营养(多摄入含锌、硒、维生素食物),如牡蛎、瘦肉、蛋类、坚果、新鲜蔬果等,这些营养素有助于精子生成和保护;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每天7-8小时睡眠,让生殖系统得到充分修复。
3. 适度运动控体重:保持健康体重(BMI在18.5-24之间)。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每次30分钟以上,既能控制体重,又能改善内分泌,提升精子质量。
4. 避免局部高温:少泡温泉桑拿,每次久坐不超过1小时就起身活动,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裤子,减少阴囊受压和温度升高的机会。
5. 远离有害环境:从事化工、装修、农药喷洒等工作的男性,应做好防护措施,如佩戴手套、口罩;避免长期接触辐射源,减少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
6. 积极管理压力:通过运动、听音乐、与家人朋友沟通等方式释放压力,妻子的理解和鼓励能帮助男性保持良好心态,有利于激素平衡和精子生成。
7. 及早就医排查:发现生殖系统异常(如睾丸肿块、疼痛、精索静脉曲张)或有相关病史(如腮腺炎性睾丸炎),应及时咨询泌尿男科或生殖科医生,尽早干预,避免病情加重影响生育力。
结语:夫妻携手,科学备孕
破除“不孕即女方问题”的陈旧观念,主动关注并评估男性生育力健康,是迈向科学、高效备孕的关键一步。生育是夫妻共同的生命旅程,需要双方在认知上达成共识,在行动上相互支持。当夫妻共同面对备孕中的挑战,积极调整生活方式,必要时及时寻求专业生殖医学帮助,不仅能有效提升孕育成功率,更能在这个过程中增进彼此的理解和信任,为迎接健康新生命营造更和谐的家庭氛围。让我们一起打破偏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生育,让每一个家庭都有机会顺利拥抱属于自己的幸福。
还没有内容